🌞1974年,毛主席发出一条手令,结果文件下达到周总理手上时,却被
🌞1974年,毛主席发出一条手令,结果文件下达到周总理手上时,却被他私自扣下了,直接放进抽屉里锁了起来,后来总理去世,众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文件,看后无不泪流满面。
周总理也在工作当中一直都是严于律己一丝不苟的,只要是中央以及毛主席下达的文件以及相关的政策,周总理都会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但是在长时间的工作当中,周总理也曾经犯过一个错误,将毛主席的手令给直接截留了下来。
而且对于这个主席令,周总理并不是打算临时截留,直接锁在了自己办公室的抽屉当中打算永久截留。这个文件一直到周总理去世之后,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才发现端倪。起初大家非常好奇,周总理为什么会截留这个主席令。
但是看到时间以及主席令涉及到的人之后,大家瞬间明白了周总理的良苦用心。这份主席令是关于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的人事任命。毛主席亲自下发主席令让邓颖超担任第4届人大副委员长。
这个主席令只要发下去就会立即生效,邓颖超就会担任相应的职务,当时一同下发的还有关于其他人事任命的主席令,周总理都是第一时间发了下去,并且按照主席的要求严格的执行下去。
唯独关于自己妻子,邓颖超的手令被直接拦了下来,由于毛主席签完手令之后直接就到了周总理这里,所以其实当时这个手令除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之外,并没有第三人知道,那么周总理究竟是为什么要拦下这个手令?
其实周总理之所以拦下,就是因为涉及到了自己的妻子邓颖超,而且这也不是周总理第1次阻拦妻子邓颖超在政府担任职务。新中国建国之后第1次政府的组建工作其实就是周总理主要负责的。
当时周总理身上的担子非常重,周总理需要提前对人员进行考察,不仅要考察他的能力,同时也要考察他对党的忠诚性,考察完毕之后,周总理会进行提名。随后书记处对于周总理的提名进行表决。
当时主要是周总理提名的,书记处几乎都是一致通过的。因为周总理在人事提名方面真正的做到了大公无私,当时周总理在提名的时候,对于新中国的水利部长,农业部长以及卫生部长的提名,其实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因为周总理对于水利部长的提名是傅作义,要知道傅作义可并不是我党的资深人物,在新中国解放之后,考虑到他曾经对于和平解放北平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一个清闲的职位养老就非常不错了。
但是周总理考虑到他的贡献以及人品和能力还是提名他担任水利部长,因此傅作义也是新中国第1个水利部长。除了水利部长之外,还有卫生部长,卫生部长的提名是李德全。提起李德全的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是说起来她的丈夫大家都是知道的,冯玉祥。
另外农业部长周总理提名的是李书诚。提到李书诚名字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是有太深的印象,因此周总理还专门讲解了李书诚所做的贡献以及李书诚的能力。在上海召开的一大,其实就是在李书诚家里召开的。
李书诚还曾经有过壮举,那是在解放战争的后期,李书诚当时不顾个人安危,直接冲进了当时的华中“剿总”官邸,目的是为了直接劝说白崇禧起义。他的这个举动在当时比羊入虎口还更加夸张。
从上面的这三个人的提名以及人事任命方面就可以看出来周总理在进行提名以及人事任命的时候,都是一心一意站在国家大事方面进行考虑的,没有任何的私心。唯独一个人,周总理却展现了过多的私心,那就是关于自己妻子。
周总理屡次阻挠邓颖超在政府担任重要的职位,其实并不是由于邓颖超的能力不够,要知道在红军时期邓颖超就曾经担任中央机要局局长,这个位置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秘书长。
在工作当中超干的非常出色,后来之所以这个职位由邓小平接任是由于后来在长征途中邓颖超患上了肺结核,所以在能力方面,邓颖超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周总理之所以屡次阻挠,是由于周总理担心邓颖超担任重要职位之后,在下发文件以及传达指示的过程当中,会让其他党内同志误认为其中有自己的意思。这样会额外造成许多同志工作当中产生一定的困扰。
周总理的一生一直在践行一心一意为人民这句话。